微/原子尺度振动引起的超润滑性

摘要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摩擦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超润滑技术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运动系统的能源效率。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在原子尺度上控制超润滑性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采用振动激励,称为振动诱导超润滑(VIS)。通过三个方向的外部振动,可以轻松稳定地实现VIS。这种简单的方法不依赖于样品的类型和电导率。振荡幅度、频率、扫描速度与法向力的相关性(FN)对摩擦进行了研究。实验和模拟探索验证了减少能量耗散并在原子尺度上实现超润滑的实用方法。

参考文献

  1. [1]

    霍姆伯格K, Erdemir A.摩擦学对全球能源消耗,成本和排放的影响。摩擦5(3): 263-284 (2017)

    文章谷歌学者

  2. [2]

    金桂生,李海杰,李灿,李世凯,张海,安俊华,金俊华,李海杰。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石墨烯:最薄的固体润滑剂。ACS Nano5(6): 5107-5114 (2011)

    文章谷歌学者

  3. [3]

    陈晓明,陈晓明,陈晓明,等。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纳米摩擦性能研究。Diam Relat Mater54: 91-96 (2015)

    文章谷歌学者

  4. [4]

    李超,李庆云,刘学忠,刘学忠,刘学忠,刘学忠,刘学忠。原子薄板的摩擦特性研究。科学328(5974): 76-80 (2010)

    文章谷歌学者

  5. [5]

    刘世伟,王海平,徐强,马天波,于刚,张春华,耿大成,于志伟,张世光,王文忠,等。石墨烯涂层微球在高接触压力下具有稳健的微尺度超润滑性。Nat Commun8: 14029 (2017)

    文章谷歌学者

  6. [6]

    陈晓超,张春华,加藤涛,杨小安,吴世东,王瑞,诺坂明,罗建波。摩擦诱导的A -C:H和A -C:H:Si薄膜超润滑性界面纳米结构演化。Nat Commun8: 1675 (2017)

    文章谷歌学者

  7. [7]

    刘国强,李志强,李志强,等。水在亚纳米薄膜中的流动特性研究。自然413(6851): 51-54 (2001)

    文章谷歌学者

  8. [8]

    摩擦动力学:超润滑状态。Sci冲浪283(1-3): 473-478 (1993)

    文章谷歌学者

  9. [9]

    罗建波,周旭。超润滑工程——即将摆脱磨损和摩擦能耗的未来产业。摩擦8(4): 643-665 (2020)

    文章谷歌学者

  10. [10]

    Tomizawa H, Fischer T E.氮化硅和碳化硅在水中的摩擦和磨损:摩擦化学磨损在低滑动速度下获得的流体动力润滑。A S L E Trans30.(1): 41-46 (1987)

    文章谷歌学者

  11. [11]

    徐健,金志明,胡永忠,胡永忠。摩擦学研究进展。摩擦8(2): 221-300 (2020)

    文章谷歌学者

  12. [12]

    徐建国,加藤凯。水中滑动陶瓷摩擦化学层的形成及其对低摩擦的作用。穿245(1-2): 61-75 (2000)

    文章谷歌学者

  13. [13]

    陈敏,加藤K,安达立K。自配SiC和Si的摩擦磨损3.N4在水中滑行。穿250(1-12): 246-255 (2001)

    文章谷歌学者

  14. [14]

    王伟,谢国祥,罗建波。黑磷作为润滑剂添加剂的超润滑性。ACS Appl Mater接口10(49): 43203-43210 (2018)

    文章谷歌学者

  15. [15]

    平野M,新次K.原子锁定和摩擦。Phys Rev B41(17): 11837-11851 (1990)

    文章谷歌学者

  16. [16]

    胡永忠,马廷斌,王辉。原子尺度摩擦中的能量耗散。摩擦1(1): 24-40 (2013)

    文章谷歌学者

  17. [17]

    石松,郭东,罗建波。非接触式调幅原子力显微镜成像对比及尖端-样品相互作用阀门。D:应用物理50(41): 415307 (2017)

    文章谷歌学者

  18. [18]

    谭晓峰,郭东,罗建波。非均质聚合物在双峰原子力显微镜下的不同方向能量耗散。RSC副词9(47): 27464-27474 (2019)

    文章谷歌学者

  19. [19]

    郑庆生,郑庆生。结构超润滑和超摩擦在长度尺度上的研究。自然563(2018): 485-492

    文章谷歌学者

  20. [20]

    马志明,李志强,李志强。石墨表面钨尖摩擦的原子尺度研究。物理Rev Lett59(17): 1942-1945 (1987)

    文章谷歌学者

  21. [21]

    Dienwiebel M, Verhoeven G S, Pradeep N, Frenken J W M, Heimberg J A, Zandbergen H W.石墨的超润滑性。物理Rev Lett92(12): 126101 (2004)

    文章谷歌学者

  22. [22]

    刘震,杨建荣,格雷峰,刘建忠,刘永林,王永波,杨永林,程勇,郑庆生。石墨微尺度超润滑性的观察。物理Rev Lett108(20): 205503 (2012)

    文章谷歌学者

  23. [23]

    Socoliuc A, Bennewitz R, Gnecco E, Meyer E.原子摩擦从粘滑到连续滑动的过渡:进入一个新的超低摩擦体制。物理Rev Lett92(13): 134301 (2004)

    文章谷歌学者

  24. [24]

    Socoliuc A, Gnecco E, Maier S, Pfeiffer O, Baratoff A, Bennewitz R, Meyer E.通过驱动纳米尺寸接触来控制摩擦的原子尺度。科学313(5784): 207-210 (2006)

    文章谷歌学者

  25. [25]

    Riedo E, Gnecco E, Bennewitz R, Meyer E, Brune H.相互作用势和滑动摩擦的跳跃动力学。物理Rev Lett91(8): 084502 (2003)

    文章谷歌学者

  26. [26]

    Meyer E, Gnecco E纳米级的超润滑性。摩擦2(2): 106-113 (2014)

    文章谷歌学者

  27. [27]

    Pfeiffer O, Loppacher C, Wattinger C, Bammerlin M, Gysin U, Guggisberg M, Rast S, Bennewitz R, Meyer E, Güntherodt H j在非接触力显微镜中使用更高的弯曲模式。应用冲浪科学157(4): 337-342 (2000)

    文章谷歌学者

  28. [28]

    史卓文,李志强,李志强。自由v形悬臂梁的热力学噪声。Ultramicroscopy86(1-2): 207-215 (2001)

    文章谷歌学者

  29. [29]

    Sader J E, Sanelli J A, Adamson B D, Monty J P, Wei X Z, Crawford S A, Friend J R, Marusic I, Mulvaney P, Bieske E J.任意形状原子力显微镜悬臂梁的弹簧常数标定。科学仪器83(10): 103705 (2012)

    文章谷歌学者

  30. [30]

    李志强,李志强。基于AFM的悬臂梁横向力和横向力标定技术。暴击Rev固态材料科学35(2): 73-104 (2010)

    文章谷歌学者

  31. [31]

    陈天祥,张学军,孟杨刚。AFM摩擦力标定的改进楔形法。(在中国)。中国冲浪工程24(4): 70-75 (2011)

    谷歌学者

  32. [32]

    桑杨,Dubé M,格兰特。原子摩擦的热效应。物理Rev Lett87(17): 174301 (2001)

    文章谷歌学者

  33. [33]

    随机微分方程数值积分的龙格-库塔算法。J导向控制动态18(1): 114-120 (1995)

    数学文章谷歌学者

  34. [34]

    李国强,李国强。纳米触点动态摩擦控制机理研究。Phys Rev B80(15): 155449 (2009)

    文章谷歌学者

  35. [35]

    李国强,李国强。原子摩擦力的速度饱和机理及扭转共振下的动态超润滑。应用物理46(8b): 5591-5594 (2007)

    文章谷歌学者

下载参考

确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 51527901和51375255)资助了本研究。感谢Bruker Icon提供的HOPG样品,感谢Bruker Icon工程师的有益讨论,感谢Weiqi WANG在AFM方面的帮助。

作者信息

从属关系

作者

相应的作者

对应到丹郭建斌罗

额外的信息

帅史.他于2011年获得东北大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18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华鑫置地发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振动诱导的超润滑和微纳米尺度下的能量耗散。

丹郭.1995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99年加入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她目前的职位是教授,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米尺度下的摩擦特性、超光滑表面平面化过程中纳米颗粒与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恶劣条件下润滑膜的形成与失效。

建斌罗.1982年,他在东北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清华大学任教。罗建斌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北京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曾获得STLE国际奖(2013年)、中国国家技术进步奖(2008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2018,2001年)和中国国家发明奖(1996年)。罗教授一直从事纳米制造中的薄膜润滑与摩擦学研究。他曾20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作主旨演讲或全体发言。

权利和权限

开放:本文遵循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允许以任何媒介或格式使用、分享、改编、分发和复制,只要您对原作者和来源给予适当的署名,提供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链接,并注明是否有更改。

本文中的图像或其他第三方材料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除非在材料的信用额度中另有说明。如果材料未包含在文章的创作共用许可协议中,并且您的预期使用不被法定法规所允许或超出了允许的使用范围,您将需要直接获得版权所有者的许可。

如欲查看本牌照的副本,请浏览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转载及权限

关于本文

通过CrossMark验证货币和真实性

引用本文

石松,郭东,罗杰。微/原子尺度振动诱导的超润滑性。摩擦9日,1163 - 1174(2021)。https://doi.org/10.1007/s40544-020-0414-z

下载引用

关键字

  • superlubricity
  • 原子尺度
  • 振动
  • 能量耗散